查看原文
其他

(连载59)谢尔比登场 & 巴菲特离场

goldenstoneinvestor 杨天南财务健康谈
2024-09-21

(本文首发公共号)


在享受了上升的胜利后,

巴菲特做了一件令金融业同行

震惊的意想不到的事


谢尔比登场 & 巴菲特离场


作者:约翰·罗斯柴尔德

译者:杨天南

  

在纽约,佛瑞德·阿尔及尔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以其基金的出色业绩令业界惊艳。在美国西海岸,前经纪商、掌控企业基金的佛瑞德·卡尔以古董和光影艺术风格装饰自己的办公室,将过去和未来融为一体。他的投资比古董更具光影玄幻效应:他投资购买了很多五花八门的新股,其中绝大部分连他的同事们都闻所未闻。

 

1969年5月,著名的《商业周刊》奉承卡尔,写道:他“或许就是美国最棒的投资经理。”另外一个佛瑞德,全名叫佛瑞德·梅茨,1967年他以“不买恶人”的投资策略而闻名。梅茨基金的投资组合中不买军工股、烟草股、污染环境等公司的股票,这样,他的基金投资人可以获得无犯罪感的回报。

 

梅茨将公司的员工称为“花童”。经过一年时间的运营,这只感觉良好的基金也让投资客户感觉到前所未有的良好,回报达到了168%。梅茨关闭了基金申购的窗口,以免被资金、客户以及大量过多的处理工作弄得晕头转向。为了实现“让穷人富裕起来”的想法,他打算推广仅仅50美元的最小投资额的基金,并在都市的贫民区和其他贫困地区进行推广。

 

    到了1969年,共同基金掌控的股票市值达到了500亿美元,每年的换手率达到50%,比之1962年每年20%的换手率,这是一个疯狂的步伐。仅凭从专家那里得到的一点点线索,股民们快进快出地切换股票,如同基金经理处理他们的持股一样随意。基金冲浪也是非常时髦的行为,投资者在那些业绩亮眼的基金之间进进出出,总是试图抓住最新的一波行情。然而,这些喜欢基金冲浪的投资者在每次转换中都要付出高额的佣金作为代价,但是,如果梅茨基金或卡尔基金能让他们一年赚上一倍,有谁在乎佣金手续费呢?

 

    面对股市上到处充满的淘金热潮,那些高高在上、令人窒息的股价,以及对所谓“新时代”啦啦队式不动脑筋的推崇,只有股市老手们才心存恐惧。这些大力鼓吹者认为新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存储行业会引发新的商业革命,并重写商业和金融的角色,所以,股市上升之后还会上升,不可能下跌。在这样的氛围之下,想不被卷入新时代的热潮之中是很难的。

 

戴维斯家族的第二代谢尔比就在1965年受到感染,在一封写给客户的信件中,他提到:“像全国工业会议这样一个深孚众望的机构也认为,“六十年后期到七十年代早期的市场情况将是一个从未经历过的情况,目前的高度繁荣会周期性持续下去。”他援引“新开发的产品”和“令人激动的新行业,例如原子能、海水净化、以及空间通讯”等名词,并认为这些可以成为强有力的牛市催化剂。他也正确地提到了两个负面影响因素—— 越南问题和贸易支付平衡问题,但是他低估了这些负面因素的杀伤力。

 

    “我们也认为,股市的螺旋式下跌就像经济的螺旋式下跌一样不太可能发生。让我们想一想,在我们这样一个多元化、富足的国家,拥有完善检测和制衡机制的政府,人们已经摆脱了1929年螺旋式大萧条下跌带来的恐惧思维。”

 

    当“狂野”的投机者就要变得无机可投的时候,当时籍籍无名但却极具投资天赋的巴菲特正悄然凭借自己的“非狂野”投资组合脱颖而出,他是所谓“新时代”的怀疑论者。1968年,他的私人合伙公司投资者获得59%的回报,而同期道琼斯指数上升仅仅9%而已。在享受了上升的胜利后,巴菲特做了一件令金融业同行震惊的意想不到的事:他解散了自己的投资公司,将钱还给合伙人,并附上一封信,告诉投资人自己“对未来前景有把握的主意”已经枯竭,面对如同蒂凡尼奢侈品一样高高在上的股价,他无法找到合适的投资对象。他将自己的资金投入了无聊的市政债券之中。




————————————


提 示


《戴维斯王朝》全书连载

可以在公众号首页手机屏幕

下端中间“相关著作” 中查阅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杨天南财务健康谈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